LY_T 2167-2013 胶合板热压机
ID: |
B413EC88E0D6484C9EC572B2400150BA |
文件大小(MB): |
0.8 |
页数: |
16 |
文件格式: |
|
日期: |
2024-8-13 |
购买: |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ICS 79.120,B 97 LY,华人民共和]林业行业标准,LY/T 2167—2013,胶合板热压机,Hot press for plywood,2013-03-15 发布2013-07-01 实施,<14400533231o8wn,、乱涂层查あ伪ノ,国家林业局 发布,LY/T 2167—2013,前 言,本标准按照GB/T 1. 1—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,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。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,本标准由全国人造板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(SAC/TC 66)提出并归口,本标准起草单位:北京林业大学、山西秋林机械有限公司,本标准主要起草人:李黎、杨永福、任榆生、刘红光、卜鸿文,I,LY/T 2167—2013,胶合板热压机,1范围,本标准规定了胶合板热压机的参数、要求、检验规则以及标志、包装和贮存等,本标准适用于胶合板生产用框架式热压机(简称胶合板热压机),2规范性引用文件,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,件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(包括所有修改单)适用于本文件,GB/T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,GB/T 1184-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,GB/T 1800. 2产品几何技术规范(GPS)极限与配合 第2部分:标准公差等级和孔、轴极限偏,差表,GB/T 3766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,GB 5226. 1机械电气安全 机械电气设备 第1部分:通用技术条件,GB/T 5856热压机通用技术条件,GB/T 7932气动系统通用技术条件,GB/T 13306 标牌,GB/T 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,GB/T 18262人造板机械通用技术条件,LY/T 1004热压机热压板技术条件,3简图,胶合板热压机结构简图如图1所示,1,LY/T 2167—2013,说明:,1----- 液压系统;,2一ー机架?,3—固定横梁;,4——热压板;,6 活动横梁;,7一ー柱塞,8 -ー油缸;,9一ー加热介质管道,5—同时闭合机构或快速闭合机构;,注:简图不限制具体结构形式,图1胶合板热压机结构简图,4参数,胶合板热压机参数应符合表コ规定,表1胶合板热压机参数,主参数,热压板幅面,尺寸/mm,宽度2 100,2 400,2 700,长度1 070,1 370,2 100,第二主参数总压カ/MN 4.5,5,6.7,注:经供需双方协商,可以生产其他规格胶合板热压机,5要求,5. 1 一般要求,5. 1. 1胶合板热压机制造与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,还应符合GB/T 18262和GB/T 5856的有,2,LY/T 2167—2013,关规定,5. 1.2电气系统应符合GB 5226.1的有关规定,液压系统应符合GB/T 3766的有关规定,气动系统应,符合GB/T 7932的有关规定。胶合板热压机配套的电器、液压、气动等元件及其配套件应有合格证,5. 1.3胶合板热压机的零件、部件应符合质量要求,并按照装配エ艺规程进行装配,不应装有图样未规,定的垫片、套等,5. 1.4胶合板热压机应装有热介质温度显示装置,热压板应装有板面温度显示装置,5.1.5胶合板热压机宜采用横向进料结构,5. 1.6 15层以上胶合板热压机应具有同时闭合机构或快速闭合机构,5. 1.7胶合板热压机应符合安全技术要求,应设有过载保护、限位停机、压カ指示及操作安全保护装置,5. 1.8出厂的胶合板热压机应保证成套性,并备有正常使用和维修所需的专用工具、附件及备件,5.2主要零、部件要求,5.2. 1机架,5.2. 1. 1焊接结构机架板的焊缝应进行探伤检查,焊缝内不应有裂纹、未焊透、未焊熔及大面积密集,缺陷,5.2. 1.2 机架板平面度1。〇〇 : 2,5.2. 1. 3机架组装后,机架上、下内平面的平面度不应低于GB/T 1184-1996表B!公差等级8级的,规定,5. 2. 1.4机架内框下平面对内框中心线的垂直度不应低于GB/T 1184-1996表B3公差等级8级的,规定,5. 2. 1. 5机架内框圆弧过渡处表面粗糙度不应低于Ra 6. 3 2m,5.2.2热压板,5. 2. 2. 1热压板应符合LY/T 1004的各项规定,5. 2. 2. 2表面粗糙度采用便携式触针表面粗糙度测量仪,在距离边缘50 mm的热压板内部均布9点,测量,不应低于Ra 3. 2 2m。四周边表面粗糙度不应低于Ra 12. 5 2m,5. 2. 2. 3应以不低于热介质最大工作压カL 5倍进行压力试验,保压5 min不应渗漏,5. 2. 2. 4工作表面应经耐磨、耐蚀处理,表面硬度不应低于HRC45,5. 2. 2. 5热介质通孔道两端孔轴线偏移不应大于2 mm,通孔道内部无阻塞,5.2.3柱塞缸,5. 2. 3. 1安装平面对衬套孔轴线的端面跳动,不应低于GB/T 1184 1996表B4公差等级7级的规定,5. 2. 3. 2与柱塞或衬套配合的内孔尺寸精度和径向跳动应符合GB/T 1800. 2中H7级规定和,GB/T 1184—1996表B4公差等级6级的规定,5. 2. 3. 3与柱塞或衬套配合的内孔表面粗糙度Ra 1. 6とm,5. 2. 3. 4安装平面与外圆过渡圆角处表面粗糙度Ra 6. 3,5. 2. 3. 5以最大工作压力的1. 25倍进行试压,保压5 min不应渗漏,5.2.4柱塞,5. 2.4. 1工作表面应经耐磨、耐蚀处理,表面硬度不应低于HV450.,5. 2.4. 2外径跳动应符合GB/……
……